皮膚.微整形|常見問題, 醫美常見問題, 醫美術後保養, 青春痘.粉刺|常見問題

為什麼擦酸類會爆痘?!專業醫生教你正確使用酸類保養

杏仁酸、水楊酸、果酸、A酸哪個好?

近幾年開始「酸類保養」變的很熱門,從最早期被發現至今也有30年左右的時間,酸類保養最受歡迎的地方是「化學性煥膚」的功能,在醫學美容裡非常常見,可以作用至肌膚的最深層,但不會讓肌膚的表層受到傷害,杏仁酸換膚能加快老廢角質代謝,也能溫和的改善粉刺、痘痘冒不停的問題,使肌膚達到更乾淨、更光滑的效果。常見的酸類也有很多種,例如:杏仁酸、水楊酸、果酸、A酸,不同的酸類成分,對於肌膚的效果以及感受都不同,透過以下整理一起來了解酸類的基本概念,才不會使用錯誤。

特性分子量刺激程度作用位置主要作用
杏仁酸(Mandelic Acid)脂溶性表皮層/淺層促進角質更新,改善暗沉,使肌膚亮白,調理粉刺改善肌膚粗糙
水楊酸(BHA)脂溶性★★表皮層/中層促進角質更新,暢通毛孔,調理粉刺
果酸(AHA)水溶性★★★真皮層淨化毛孔、調理粉刺,肌膚保濕
A酸(Retinoic acid)脂溶性★★★真皮層針對粉刺、痘痘及扁平疣有效,長期使用,可使不正常毛孔角化現象正常化

擦A酸爆痘 / 酸類爆痘的原因:

酸類保養就是為了代謝老廢角質、清潔毛孔裡的髒汙,在臉部進行刷酸後,可能許多人都最不適應突然爆痘的階段,甚至會覺得說「是不是自己並不適合刷酸?」但其實不是這樣,在爆痘的階段可以說是過渡期,尤其是第一次使用酸類者,把好久之前潛藏在深處的粉刺、痘痘透過酸類加速代謝,受到刺激一夕之間全部跑出來,而有些可能將毛孔堵塞住,導致爆痘的狀況發生,當然這也和你自己的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睡眠有關係,一段時間後皮膚會逐漸好轉,每天起床後也會發現皮膚邁向越來越光滑之路了。

擦A酸爆痘 / 酸類爆痘改善方法:

一、不要停止刷酸,但可以降低使用濃度與頻率

如果刷酸後出現爆痘的情況,許多人因為碰到這種情況可能會想說先停止好了,但是先別緊張!也不能突然停止!切記這是屬於酸類代謝的正常現象,酸類就是為了疏通毛孔以及代謝掉臉上的老廢角質,會爆痘也表示毛孔、皮脂腺正在被疏通,使在肌膚深層的粉刺被排出,但\只要持續使用皮膚就會逐漸好轉,同時也會改善臉部的油脂分泌,至於刷酸的頻率不建議每天使用,油肌1週2~3次、乾肌一週1次即可;如果有乾燥脫屑的困擾發生,可以多加強保濕即可,無需太擔心,如果狀況一直尚未改善,可能要重新檢視一下是否是酸類濃度挑選太高或是頻率太多等等的使用方式錯誤所造成的原因。

延伸閱讀:醫生揭露避免吃這4類食物,易長粉刺與痘痘

二、檢視所有化妝/保養品成分

使用完酸類後,醫師強調一定要做好保濕,但在這邊也要特別注意,自己常使用的保養品是否有添加會致痘的成分,有時候也有可能是保養品的質地太黏膩,讓毛孔沒有呼吸的空間,就導致了毛孔堵塞、發炎,形成痘痘的局面,因此也可以將手邊的彩妝品好好檢視一下,畢竟也是每天都會使用的產品,如果找到致痘的元兇,就盡快把它換掉!

三、將化妝品/保養品換成清爽質地

如上面提到的如果保養品質地太過於黏膩、油膩感很重,甚至是根本不適合自己的膚質就很有可能導致長痘痘的狀況,而不同的季節也應該搭配不同質地、成分的保養品,尤其是您正在使用酸類保養品的同時,其實就可以選擇質地相對清爽、成分單純的(無酒精、無香料、無防腐劑)不容易引起過敏的成分,刺激性低的化妝水、保濕乳即可,而彩妝品的使用也盡量輕薄,不要上了厚厚一層粉底讓肌膚完全沒辦法呼吸,這樣也會加速長粉刺痘痘的可能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到痘痘千萬不要擠,只要忍的住,就離透亮的肌膚邁向一大步了!

常見的酸類問題Q&A

Q:使用酸類產品,如果脫皮怎麼辦?

A:有些人會覺得使用酸類後會開始爆痘、脫皮是不是自己不適合?但其實不是,使用酸類初期確實會有這些狀況發生,因為肌膚之前都未使用過,導致皮脂腺堵塞,容易形成痘痘或是粉刺,經過酸類加速代謝,深入毛孔清潔後,髒污自然就浮出皮膚表面,脫皮也表示角質正在代謝,想改善脫皮的現象,建議可以刷酸完擦上無色無味無酒精的乳液進行保濕,或是可以拉長刷酸的頻率、降低濃度。

Q:酸類的濃度應該如何挑選?

A:市面上販售的酸類產品濃度大約都在5~20%,一般民眾都可以在家使用,如果您是敏感肌、使用頻率高(每天都需要使用)、大面積塗抹,建議可以從低濃度酸類開始嘗試,像是較為溫和的杏仁酸,也要根據自己肌膚的狀態選擇適合的濃度,因為一下子使用太高濃度,肌膚負荷不了,就容易出現不良反應。

Q:使用酸類保養會使肌膚反黑、變薄嗎?

A:長期使用酸類保養並不會肌膚變薄,肌膚的代謝週期為28天,酸類是幫助代謝掉多餘的老廢角質,其實只要在肌膚穩定下使用酸類,就不太會有什麼問題;至於酸類保養會使肌膚反黑嗎?其實不會,因為不具光敏性,所以不會造成肌膚反黑,肌膚角質代謝後會較為敏感,外出時多加強防曬即可;不過如果是含有A酸成份的產品,可能就會讓肌膚反黑,就不建議白天使用。

Q:孕婦可以使用酸類產品嗎?

A:懷孕期間雖然是可以使用含有果酸、杏仁酸的產品,但不建議使用過高濃度的酸類煥膚,雖然沒有明確危險的證據,但在懷孕期間沒必要做太刺激的煥膚,有計畫懷孕的女性也需要停止使用,尤其是水楊酸、A酸以及A酸衍生物,其中包括A醇、A醛及A酯等等都盡量避免使用,有可能導致畸胎的可能性,而A酸衍生物常見於抗老保養,在保養品成分字首是「retinyl-」在挑選保養時可以注意有無這個成分。

Q:酸類的濃度越高越好嗎?

A:其實這算是大眾的迷思,酸類保養並不是使用濃度越高越好,而且越高濃度越容易造成肌膚的不適,建議根據自己的膚質以及想要改善怎樣的問題,再去選擇濃度,如果本身就是乾肌、敏感肌的人,可以先從低濃度酸類、小範圍的部位開始,等肌膚慢慢適應後,就可以慢慢提高皮膚的耐受力以及頻率。

Q:使用酸類保養爆痘期會持續多久?

A:每個人狀況不同唷,像是有些人初期階段會感覺得出來粉刺比痘痘多,以前保養未做確實使毛孔堵塞形成粉刺、深藏在肌膚裡許久未爆發的痘痘,再來是痘痘比粉刺多的狀況,就是所謂的爆痘期,埋藏在肌膚裡的粉刺就會逐漸被代謝出來,最後痘痘情況會慢慢減少變成痘疤,要縮短爆痘期,醫師建議飲食清淡、睡眠充足、適當運動、臉部做好清潔衛生這樣就會讓皮膚慢慢往好的狀態前進。

Q:什麼類型的肌膚適合酸類保養?

A:適合想改善肌膚粗糙、顆粒感、毛孔堵塞、油脂分泌過多、痘印殘留等瑕疵肌膚問題,中性、油性、混和性肌膚都能使用酸類保養,酸類除了能加速皮膚代謝的週期以外,也能促進新的肌膚生長,並且同時提升角質層厚度,讓肌膚的保護屏障更堅固,如果是肌膚有出油困擾的人,酸類保養反而可以使油脂平衡,減少臉上細菌的孳生哦!

如果是想要使用A酸改善膚質,需要長期使用效果才會好,A酸分為口服及外用,常見的外用A酸又可分為三代,第一代有外用藥Tretinoin和口服藥Isotretinoin、第二代僅有口服藥Acitretin、第三代有外用藥Adapalene、Tazarotene和口服藥Bexarotene,不過A酸並不是保養品,所以不管是口服還是外用都需要醫師診斷後用藥。

彥靚診所『醫美級杏仁酸』療程介紹

彥靚診所杏仁酸療程是針對發炎痘痘、粉刺、暗沉、肌膚粗糙與毛孔粗大問題改善,酸類煥膚治療具有代謝老廢角質、淡化色素、殺菌與抑制發炎,屬於「親脂性酸類」更容易深入毛囊皮脂產生作用與抑制皮脂,能加強對粉刺的清除與痘痘的舒緩。

杏仁酸煥膚效果更深層是傳統酸類換膚的3倍,彥靚診所使用的杏仁酸不易感到剌痛、灼熱、泛紅、脫皮與乾裂狀況,且含有薄荷冰冰涼涼,術後好照顧隔天肌膚透亮潔淨,整個療程包含芳香蒸臉+玻尿酸導入+專業細清粉刺+杏仁酸煥膚+面膜修復+修復藍光,療程長期持續下來能改善肌膚出油抗菌、改善粉刺痘痘阻塞問題。

延伸閱讀:夏日抗痘秘訣 把握『5原則』戰勝痘痘、痘疤與凹疤

彥靚診所『醫美級杏仁酸』與市售居家杏仁酸保養品有什麼差別呢?

彥靚診所醫生說明:醫美診所的杏仁酸與開架式杏仁酸有什麼差別?主要是杏仁酸的濃度與操作者有透過專業訓練,酸類濃度會影響停留時間、劑量多寡、操作步驟與使用部位。

杏仁酸濃度與效果:

通常醫美診所杏仁酸的濃度都是從10%起跳至30%不等,而市售的居家杏仁酸保養品則是3%~8%不等,甚至還會看到15%等級的杏仁酸,但要注意%數高可能PH酸鹼值更高。

根據衛福部規定,杏仁酸濃度如在10%以上、PH酸鹼值小於3.5是需要由專業人員操作。市售的居家杏仁酸濃度5%與30%,如果他的PH酸鹼值是一樣的,那效果就是一樣的,所以並不是濃度越高效果越好,而是需要透過專業人員評估肌膚狀況,來選擇不同的杏仁酸%數。杏仁酸保養屬於深層肌膚換膚療程,診所人員會根據您的膚質狀況選擇適合的杏仁酸濃度,專業的判斷能更快使肌膚改善,效果比市售的居家杏仁酸保養來的更顯著更省時更安全。

杏仁酸安全性評估:

診所使用的杏仁酸換膚療程,施作前會由專業人員評估肌膚狀況,再根據需求進行杏仁酸濃度調整與療程頻率,達到更理想的效果且安全;而市售的居家杏仁酸產品,雖然也有進行安全檢測,但因為杏仁酸濃度較低與PH酸鹼值較高所以購買者可以自行在家使用,但有些注意事項就要特別小心,使用上如果有肌膚不適情形請暫停使用盡快就醫。

診所杏仁酸專業度與客製化:

診所是針對個人膚況不同進行客製化杏仁酸療程,粉刺痘痘能一併清除乾淨,同時包含皮膚狀態分析、治療建議與療程規劃,而市售居家杏仁酸方便購買且能自行居家保養,但缺點缺乏專業清理、客製化調整濃度與杏仁酸%數進階選擇,非常仰賴使用者自行判斷皮膚狀況來操作,產品注意事項也需特別注意。

【以上療程、圖片為實際案例,做為治療說明或衛生教育資料之輔助圖片,非屬醫療廣告宣傳行為。提醒您各項療程的適應症不盡相同皆有副作用、禁忌症等狀況,療程詳細資訊及規劃以醫師現場評估說明為主,且成效因人而異。】本文所刊檔案照片皆為經當事人同意使用。

【提醒】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3/01/04公告:「『美容醫學』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如:手術、藥物、醫療器械、生物科技材料等,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而『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 本資訊無法取代醫師親自關心您;若有副作用等使用問題,請洽醫師諮詢。

※網站照片經當事人同意刊登,效果因人而異。依據衛部醫字第1031660048號、衛署醫字0990262180號、衛部醫字第1031662939號辦理,宣傳名稱與仿單不盡相同(Off-label use);任何療程介紹均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請特別留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